🍰为什么吃饱了还想吃甜食?最新研究揭秘大脑机制!

宝子们有没有这种经历:刚吃完一顿大餐,肚子都撑了,可看到蛋糕、奶茶还是忍不住想尝两口?明明不饿,却被甜食「勾走了魂」……这种「吃饱了还想吃甜」的矛盾,终于被科学家破解啦!

🧠研究发现:大脑里的「甜食开关」竟是它!

最近《Science》的一项研究发现,我们大脑里的POMC神经元(负责调控饱腹感的「减肥小助手」)其实有两面性——它一边让我们停止进食,一边却在偷偷打开「甜食欲望开关」!

当我们吃饱时,POMC神经元会释放一种叫β-内啡肽的物质,通过大脑的丘脑室旁核(PVT)激活阿片受体,抑制PVT神经元活动,从而让我们对甜食的渴望飙升!

简单说:吃饱后想吃甜,是大脑主动触发的「奖赏机制」,和意志力无关!

💡划重点!这些日常习惯能帮你控糖

既然知道了大脑的「小把戏」,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地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啦!以下是研究员总结的实用建议:

  • 避免「糖-糖循环」
    吃完主食后立刻接触甜食,会让PVT神经元更活跃。建议饭后先刷牙、喝杯茶,切断「甜食欲」的触发链。
  • 用蛋白质/纤维「填满胃」
    POMC神经元对热量敏感,蛋白质和纤维能延长饱腹感,减少「代偿性甜食需求」。比如正餐多吃鸡蛋、瘦肉、西兰花,饭后更不容易想啃蛋糕~
  • 建立「非糖奖赏机制」
    大脑渴望甜食本质是追求「内啡肽快感」,可以用其他方式替代:嚼口香糖(研究显示薄荷味能抑制食欲)、散步10分钟(运动也能促进内啡肽分泌)、甚至闻闻香草味(嗅觉刺激可降低糖渴望)。
  • 控制精制糖暴露
    家里少囤饼干、糖果,视觉刺激会强化「糖-奖赏」神经关联。研究发现,习惯性接触甜食包装的人,PVT神经元对甜味线索的反应更强!

🌟科学家说:偶尔破戒别焦虑!

研究还发现,完全压抑甜食欲望反而会触发暴食。大脑的阿片通路对「突然戒断」很敏感,越克制越容易在某天「报复性狂吃」。

建议:每周给自己1次「甜食自由日」,允许吃一小块蛋糕或冰淇淋,满足神经需求的同时,避免长期压抑导致的失控~

「了解大脑,才能和食欲和平共处~」

宝子们下次想吃甜食时,不妨试试这些方法!记住,控糖不是对抗天性,而是用科学智慧和大脑「谈判」~ 💕]

原文的机制比较复杂,找AI生成了一张导图,供大家参考:

原文献网址:Thalamic opioids from POMC satiety neurons switch on sugar appetite | Science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